欢迎来到途润制袋官网

尊贵品质,创新领先——选择途润制袋,为您提供卓越服务

139-5896-3318

产品导航

定制热线

139-5896-3318

保温袋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保温袋

新闻详情

开学急救知识包

发布时间:2025-04-06 17:34:44 浏览量:0

开学急救知识包:给学生的安全守护指南

新学期,校园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与青春活力。然而,校园生活也潜藏着各类意外风险,从运动损伤到突发疾病,都可能威胁到学生的健康。因此,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,既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防护墙,又能帮助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。本文精心整理了一系列实用的急救知识,助力学生们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,开启安全、健康的新学期。

一、运动损伤急救

在体育课和课间活动时,学生们运动热情高涨,难免发生磕伤、扭伤、拉伤等运动损伤。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。

(一)擦伤

擦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,多因摔倒时皮肤与地面摩擦所致。若擦伤部位仅有少量渗血或组织液渗出,先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,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异物,再用碘伏由内向外消毒伤口周围皮肤,注意不要让碘伏进入伤口内部,最后贴上创可贴。若擦伤面积较大,出血较多,应立即按压止血,可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在伤口上,持续按压 5 - 10 分钟,直至出血停止。止血后,按上述方法清洗和消毒伤口,并用无菌纱布包扎,必要时前往医务室或医院处理。

(二)扭伤

扭伤常发生在脚踝、手腕等关节部位,受伤后局部会迅速出现肿胀、疼痛。在扭伤发生的 72 小时内,应进行冷敷。可将冰袋或用毛巾包裹的冰块敷在受伤部位,每次 15 - 20 分钟,每天 3 - 4 次,以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。72 小时后,改为热敷,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受伤部位,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淤血吸收。扭伤后要尽量减少受伤关节的活动,必要时可使用绷带或护具进行固定。若扭伤后疼痛剧烈、肿胀明显,或出现关节畸形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

(三)拉伤

拉伤是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导致的损伤,多发生在大腿、腰部等部位。拉伤后,首先要停止活动,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。若拉伤部位肿胀,可进行冷敷,方法同扭伤。为缓解疼痛和肿胀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药物。恢复期间,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,但要避免过度用力,防止再次拉伤。

二、异物入体应对

在日常生活中,异物入体的情况时有发生,若处理不当,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。

(一)异物入眼

当灰尘、沙子等异物进入眼睛时,不要用手揉搓眼睛,以免异物划伤角膜。可尝试轻轻眨眼,让眼泪将异物冲出。若异物仍未排出,可将患眼撑开,用流动的清水从内眼角向外眼角冲洗,持续冲洗 3 - 5 分钟。冲洗后,若眼睛仍有异物感、疼痛或视力模糊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
(二)异物入耳

小飞虫等异物进入耳朵后,可先将患耳向下,尝试让异物自行掉出。若异物无法排出,可向耳内滴入几滴食用油,将异物淹死,然后将患耳向下,让油和异物一起流出。切勿用棉签或其他尖锐物品掏耳朵,以免损伤耳道和鼓膜。若上述方法无效,应尽快前往医院处理。

(三)异物入鼻

异物进入鼻腔后,不要用手挖鼻,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。可尝试用手按压另一侧鼻孔,用力擤鼻,看能否将异物擤出。若异物仍未排出,可让患者低头,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,冲洗时注意不要让水流入口腔,以免引起呛咳。若异物无法排出或出现鼻出血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

三、突发疾病应对

校园里,学生们可能会突发一些疾病,如中暑、低血糖等,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。

(一)中暑

夏季气温高,学生在户外活动时容易中暑。中暑后,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解开衣领和腰带,让患者平卧休息。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、颈部、腋窝等部位,进行物理降温。同时,给患者饮用适量的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,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若患者症状严重,如出现高热、昏迷等情况,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,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持续进行物理降温。

(二)低血糖

部分学生因早餐进食不足或空腹运动,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,如头晕、乏力、心慌、出汗等。当发现有人低血糖时,应立即让其进食含糖食物,如糖果、饼干、果汁等,一般几分钟后症状即可缓解。若患者症状严重,出现意识不清等情况,不要强行喂食,以免发生窒息,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。

(三)鼻出血

鼻出血是学生常见的问题,多因鼻部受到外力撞击或空气干燥等原因引起。鼻出血时,让患者保持头部稍向前倾的姿势,不要后仰,以免血液流入咽部,引起呛咳或呕吐。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,持续按压 5 - 10 分钟,同时用冷毛巾敷在额头和鼻部,促进血管收缩,减少出血。若出血量大,持续时间长,经上述处理后仍无法止血,应及时就医。

四、心肺复苏术与海姆立克急救法

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,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巨大作用。

(一)心肺复苏术

当发现有人心跳骤停时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。首先,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,确保施救者和患者的安全。然后,拍打患者双肩,呼喊患者,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。若患者无意识,立即呼叫他人拨打 120 急救电话,并取来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。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,解开上衣,施救者双手交叠,掌根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,双臂伸直,垂直向下按压,按压深度为 5 - 6 厘米,频率为每分钟 100 - 120 次。按压 30 次后,进行 2 次人工呼吸。捏住患者鼻子,口对口吹气 2 次,每次持续 1 秒以上,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。按照 30:2 的比例,持续进行按压和呼吸,直至 AED 到达或急救人员赶到。

(二)海姆立克急救法

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抢救异物堵塞气道导致的窒息。对于成人和一岁以上儿童,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,双脚前后分开,前脚距离患者约一脚宽,后脚脚跟踮起,膝盖微弯。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,保持患者身体前倾,头部略低,嘴巴张开。一手握拳,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、剑突下方,另一手抓住握拳手。快速向内、向上冲击患者腹部,每秒约 1 次,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。对于一岁以下婴儿,将婴儿面朝下,放在手臂上,用手支撑头部和颈部。用另一只手的掌根,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 5 次。然后,将婴儿翻正,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,用两手指快速按压 5 次。交替进行拍背和按压,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。

掌握这些急救知识,能在意外发生时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,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。希望同学们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,并通过实践不断巩固,让急救知识真正成为校园生活的 “安全盾牌”,在新的学期里健康、快乐地成长。

你对内容有增减板块、调整字数等想法,都能跟我讲讲,我来按要求修改。